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15:16:54
西门子计划支付每普通股3.60欧元的股息。
研究遗传危险因素、老化和环境危险因素对AD的交互作用机制。在基因测序与检测方面,主要通过筛查AD人群的基因突变,并与健康人群进行大数据比较,从中发现相关位点的基因,进而指导AD预防与治疗工作。
我国现有痴呆患者约为900万,其中痴呆期AD患者约有600万,已居世界第一,同时也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国家/地区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果再没有有效的防控手段,2040年中国痴呆人数将等于世界发达国家痴呆人数的总和。但由于有些患者往往已经出现严重的认知障碍和行为异常才去医院诊断治疗,此时已经萎缩的脑组织难以逆转。相关研究已证实,在外泌体中的确发现含有与AD相关的发生突变及错误折叠的Aβ和磷酸化tau蛋白。以血液指标为例,外泌体领域最近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重要的是要找出更多从AD无症状期过渡到前驱期再到痴呆期的特异性强、敏感性度高、反映疾病不同表型、预警疾病恶化的生物标志物。而这些课题不约而同地都将AD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试图探索AD病因、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以期发现和确认新的与家族性或散发性AD相关的致病或易感基因,并揭示其致病机制。国内企业的成熟仿制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后,进口替代的空间应该是更广阔的。
剩下的别嘌呤和非布司他基本各占四分之一左右份额。国内的癫痫药物市场还有提升的空间。甲硫咪唑甚至因为价格低廉,还经常被媒体爆出短缺,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印证了该领域的巨大机会。尽可能避开中药以及本土Bigpharm的优势领域,等等。
骨质疏松疾病骨质疏松也是高龄人群的常见症状,流行病学研究认为中国发病人群在1.5亿到2亿之间,在日常生活中也和三高疾病一样常见。南方所数据显示,虽然痛风药物的总市场规模仍然不大,但是近年来快速增加,而且增速从11年的26%跃升到15年的40%。
泌尿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药物,业内偶尔戏称下三路,也是常见的被忽视领域。国内企业仿制药做了十余年,和原研PK互有胜负。企业不妨掂量一下,千辛万苦上市后,最后留给自己的蛋糕还能有多少?人人都看到的机会就不是机会了。度那雄胺美国年度处方量可以排进top 50。
无奈市场太诱人,还是前赴后继,屡败屡战。左乙拉西坦是唯一具有预防癫痫发病的抗癫痫药,UCB在国内上市近十年,做到No.1,市场教育应该比较充分。患者疾病认知或治疗意愿不足。结语:乱世到治世,赢得真实价值的机会中国医药行业正在快速经历由乱到治的转型升级。
而糖尿病、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领域产品的增长相对强劲。国外市场或者国内原研产品已有成功。
笔者所见的不少新兴医疗服务企业都是针对精神障碍疾病开展,诸如2015年底港股上市的康宁医院。流行病研究判断,甲状腺疾病是属于内分泌系统的第二大疾病,发病率仅次于糖尿病。
即使随后受到专利过期的影响,2013年癫痫用药三甲的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加巴喷丁销售额仍然都超过10亿美元。许多品种在中国市场看似冷门,但是过往只是由于各种原因,国内没有做大规模,而国外的市场表现已经证明了其价值并不低。相比廉价竞品,性价比优劣势。患者数量大,而且对生活质量影响较严重。近两年,国内医药市场的政策环境、监管环境、消费环境都在剧烈变化,这些品种的价值正在日益凸显。我们和跨国大佬产品线的代差正在不断拉近,当年伊马替尼上市五六年后国内才有立项,如今PD-1刚获批国内已经开始报临床。
国内的痛风药物市场,苯溴马隆占了近50%市场,外资和国产品种基本各半,本土的常州康普、龙灯瑞迪制药、宜昌长江药业份额较高。痛风生活水平的改善带来了通风发病率的增加,笔者就发现周围朋友中的痛风患者似乎日益普遍,而且发作起来非常痛苦。
以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理论上,大多数药品都应该需求广泛。虽然非布司他疗效和副作用方面明显更有优势,但是作为持续用药的慢病领域,留给经典老药的市场空间还是相当大的,尤其是在支付能力尚不突出的国内中基层市场。
跟风火热的替尼、单抗等领域,看似市场比较有保障,但很有可能上市后就面临一大波同类产品的全方位挤压。美金刚是第一个用于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2004年美国上市,近年来以处方量稳居全美top 20,2013年全球销售额已突破20亿美元,是AD市场的真正主力品种。
受相关治疗领域中药品种挤压。除了价格等硬性因素外,这类品种在国内的冷清现状,还是更多的应该被归结为相关企业的运作能力和意愿不足。目前销售规模较大的是礼来和豪森的奥氮平,2015年PDB样本医院销售额均在2亿左右,在全部处方药排名中处于100多位,与国外市场相比还有差距。学术推广、循证医学这些前期工作,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打基础。
IMS《2015年中国医院医药市场的机遇与挑战》报告言道,由于合理化用药的逐步规范,中成药、抗生素、肿瘤及大输液类产品的增长大幅放缓。国内市场其余规模相对较大的品种还包括诺华的奥卡西平、GSK的拉莫三嗪、赛诺菲的丙戊酸钠等,主要市场还是在外企的手中。
不当或遗漏之处欢迎各位朋友补充和指正。个人观点,绝大多数专利到期原研仍然占着80%到90%市场份额的情况,归根到底还是相关企业自己没做好。
冷门领域:被忽视的价值洼地其实对很多实力有限的企业而言,大可不必这么执着去挤热门。以降压老药作为类比,AZ的美托洛尔和双鹤的降压0号都是基层市场的成功典范,类似的成功潜质相信也存在于痛风老药的市场。
从各方面信息来看,别嘌呤的活跃企业可能不到5家,而且经常爆出短缺消息。国内市场过往在精神障碍疾病的相对疲弱,主要是由于对疾病认知和就医意愿的不足造成,该状况如今已经明显开始改变。大冢制药的阿立哌唑至今累计销售也近500亿美元。国内进口替代空间较大。
泌尿系统药物在欧美市场的大品种还是有一些。药典中收录的甲状腺疾病药物不到10个, 2012年版基药目录中收载的甲状腺疾病药物有左甲状腺素钠片、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甲状腺片,前三者占据了国内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2015年PDB全国top 200的产品排名中,只有UCB的左乙拉西坦跻身其中,排名仅188,IMS的top 200中甚至一个癫痫药物都不见。冷门里面不乏真正的价值洼地。
此外,灵北的艾司西酞普兰、辉瑞的曲舍林、惠氏的文拉法辛相对销售额较大,康弘、华海、京卫、洞庭等企业的个别品种能够贡献一定规模的收入随着近两年对辅助用药的限制日益严格,神药吃下的市场恐怕要吐出不少,这给了标准治疗药物新的契机。
发表评论
留言: